南科大社科中心 - 南方科技大学 https://ias.sustech.edu.cn 南科大社科中心 Sun, 28 Sep 2025 08:21:1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4.9.6 第一届“南山文史杯”主题征文活动公告 https://ias.sustech.edu.cn/%e7%ac%ac%e4%b8%80%e5%b1%8a%e5%8d%97%e5%b1%b1%e6%96%87%e5%8f%b2%e6%9d%af%e4%b8%bb%e9%a2%98%e5%be%81%e6%96%87%e6%b4%bb%e5%8a%a8%e5%85%ac%e5%91%8a/?lang=zh https://ias.sustech.edu.cn/%e7%ac%ac%e4%b8%80%e5%b1%8a%e5%8d%97%e5%b1%b1%e6%96%87%e5%8f%b2%e6%9d%af%e4%b8%bb%e9%a2%98%e5%be%81%e6%96%87%e6%b4%bb%e5%8a%a8%e5%85%ac%e5%91%8a/?lang=zh#respond Wed, 24 Sep 2025 08:04:16 +0000 https://ias.sustech.edu.cn/?p=6085 继续阅读第一届“南山文史杯”主题征文活动公告]]> 第一届“南山文史杯”主题征文活动公告

 

“深港之根,湾区明珠”,南山区作为深圳市的“文化之根”和“创新高地”,实现了从边陲小镇到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的历史巨变。千百年来,岭南文化、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等在此交融共生。改革开放的春雷在这里炸响“开山炮”,敢闯敢试、开拓创新的精神血脉在此延续。进入新时代,南山牢记嘱托、勇毅前行,继续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迈进。纵观南山,就是一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奇迹。

值此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暨南山区建区35周年之际,为系统梳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深入挖掘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南山地区历史文化底蕴,南方科技大学与南山区档案馆现联合开展“六千年风起南山,新时代潮涌湾区”——第一届“南山文史杯”主题征文活动,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主办单位:深圳市南山区档案馆、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指导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承办单位:南方科技大学《遗产》编辑部

支持单位:广东省社科联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南方科技大学遗产活化利用与现代生活方式研究中心”

【征文对象】

中国(含港澳台)高校师生、地方文史研究者、文化机构相关研究人员及文史爱好者。

 

【征文主题】

(一)南山古代史、近代史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及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方面的研究;

(二)南山历史文献整理方面,包括天顺版《东莞旧志》、康熙版《新安县志》、嘉庆版《新安县志》等;

(三)南山古代遗址、红色革命历史遗址、改革开放纪念地、工业文明遗产遗址等方面的研究;

(四)南山各历史时期社会面貌、风俗文化、传统技艺、生产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专题的研究;

(五)南山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家族、群体、企业、高校、单位、片区、事件等方面的研究;

(六)南山科技创新史及其他涉及南山地域的专题史。

选题一般围绕南山地域,也可根据文章内容实际需要,适当扩大地域范围。

 

 

【作品要求】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主题鲜明,内容规范,在观点、材料、方法上富有创新性,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三)结合田野调查、文献考证或口述史方法,突出实证性与跨学科视角。

(四)作品必须为原创首发,不曾以任何形式发表或出版过,且不曾在正式学术会议上宣读过。

(五)注释体例规范,敬请参照《遗产》所列投稿须知

(六)作品字数不超过2万字。

 

【投稿方式】

本次征文仅接受线上投稿,请参赛者通过电子邮件投稿,投稿文档和邮件标题命名格式为“南山文史学术征文+标题”,邮件正文需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投稿电子信箱:heritageed@sustech.edu.cn

 

【征文期限】

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24:00(以邮箱发送时间为准),逾期恕不受理。

 

【征文评奖】

本次征文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作品的学术水平进行评选,对优秀稿件进行表彰。

征文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名,奖金为人民币5000元;二等奖3名,奖金各为人民币3000元;三等奖5名,奖金各为人民币1000元,并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支持资源】

针对本次征文活动所涉及到的材料,深圳市南山区档案馆提供部分档案资料调阅权限,具体资料类型如下:

(一)南山区志、南山年鉴等官方修编文献;

(二)上世纪八十年代南头管理区、蛇口管理区档案资料;

(三)上世纪九十年代南山建区后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永久和长期(30年)保存的档案资料;

(四)南山区部分教育、科技、医疗、文化、卫生、体育等各类民生社会档案;

(五)南山区地方历史文献、照片、视频、录音、实物等资料;

(六)线下展览:南山区地情展厅。

预约查阅方式如下:

(一)南山区档案馆保存的自形成之日起满25年且经开放审核向社会开放的档案称为“开放档案”。单位和个人持有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证、本人护照等合法身份证明,来馆即可查询。

(二)需利用未开放档案的,可提前3天联系南山区档案馆,提交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课题提纲、编写大纲等,说明需利用的档案内容、范围和要求,办理预约登记手续。

(三)需实地参观南山区地情展厅的,可直接联系南山区档案馆。

 

【成果转化】

视征集作品情况,获奖作品可推荐至《遗产》杂志、《深圳史志》杂志等优先录用,或另行结集出版。此外,依托深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南方科技大学、南山区档案馆三方平台资源,择机举办优秀作品分享会、学术沙龙等线下活动,为专家学者、文化同仁提供与公众交流互动的平台。

 

【联系咨询】

孟老师(南方科技大学《遗产》编辑部),联系方式:0755-88015855

范老师(深圳市南山区档案馆),联系电话:0755-26486553

征文活动未尽事宜由南方科技大学《遗产》编辑部负责解释。

深圳市南山区档案馆

 

 

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2025年9月

]]>
https://ias.sustech.edu.cn/%e7%ac%ac%e4%b8%80%e5%b1%8a%e5%8d%97%e5%b1%b1%e6%96%87%e5%8f%b2%e6%9d%af%e4%b8%bb%e9%a2%98%e5%be%81%e6%96%87%e6%b4%bb%e5%8a%a8%e5%85%ac%e5%91%8a/?lang=zh 0
南科大讲堂 |约尔根·雷恩:人类世——对科学及社会的挑战 https://ias.sustech.edu.cn/%e5%8d%97%e7%a7%91%e5%a4%a7%e8%ae%b2%e5%a0%82-%e7%ba%a6%e5%b0%94%e6%a0%b9%c2%b7%e9%9b%b7%e6%81%a9%ef%bc%9a%e4%ba%ba%e7%b1%bb%e4%b8%96-%e5%af%b9%e7%a7%91%e5%ad%a6%e5%8f%8a%e7%a4%be/?lang=zh https://ias.sustech.edu.cn/%e5%8d%97%e7%a7%91%e5%a4%a7%e8%ae%b2%e5%a0%82-%e7%ba%a6%e5%b0%94%e6%a0%b9%c2%b7%e9%9b%b7%e6%81%a9%ef%bc%9a%e4%ba%ba%e7%b1%bb%e4%b8%96-%e5%af%b9%e7%a7%91%e5%ad%a6%e5%8f%8a%e7%a4%be/?lang=zh#respond Tue, 23 Sep 2025 07:48:17 +0000 https://ias.sustech.edu.cn/?p=6079 继续阅读南科大讲堂 |约尔根·雷恩:人类世——对科学及社会的挑战]]> 讲座预告
【主题】人类世:对科学及社会的挑战
【时间】2025年9月26日(周五)16:00-17:30
【地点】一丹图书馆301报告厅
主讲】约尔根·雷恩 院士

 

【报告摘要】

在这场讲座中,雷恩教授将审视“人类世”——一个以假设人类对地球产生了全域性影响为特征的地质时代。他将探讨一些问题,例如:人类究竟干预了地球系统中哪些复杂动态?其后果又是什么?虽然许多相互关联(如人为气候变化的成因)已广为人知,雷恩教授将剖析人类-地球耦合系统的新动态,这些动态变化对科学和人类行为提出了多重复杂挑战。本次讲座将具体讨论其中若干挑战及其潜在的应对策略。

【主讲人介绍】

雷恩教授的研究工作关注于科学史及知识的长时段发展,并将其置于全球化进程与导致“人类世”的历史动力学之中加以考察。1994年至2023年,他担任柏林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MPIWG)创始所长;2022年,又在耶拿共同创建了马克斯·普朗克地球人类学研究所(MPI-GEA),并主导其科学概念的制定。在MPI-GEA,他聚焦于导致“人类世”的历史动力,强调人类活动对地球自然系统的深刻影响;与其团队一道,研究“技术圈”(人类构建的物质环境)的结构转型,旨在理解“人类—地球”耦合系统,以及技术进步如何重塑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并强调以可持续的实践应对全球挑战的必要性。

雷恩教授的学术成果包括 60 多部专著、140 余篇书章和 70 余篇论文,主题涵盖从古代力学到现代物理理论。他曾荣获多项殊荣,如 2023 年美国物理学会的亚伯拉罕·派斯物理学史奖;同时担任柏林洪堡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的荣誉教授,并当选为德国国家科学院利奥波第那院士。此外,他还是“能源系统转型”(ESYS)董事会成员以及“未来之馆 (FUTURIUM)”监事会成员等。

雷恩教授是毕业于柏林技术大学的数学物理学博士(1987年),曾历任《爱因斯坦全集》的副主编、波士顿大学副教授、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科学哲学访问教授、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MPIWG)创始所长、马普学会人文社科部副主席等学术职位。他精通德、英、意、法、西班牙、拉丁和古希腊七种语言。

 

]]>
https://ias.sustech.edu.cn/%e5%8d%97%e7%a7%91%e5%a4%a7%e8%ae%b2%e5%a0%82-%e7%ba%a6%e5%b0%94%e6%a0%b9%c2%b7%e9%9b%b7%e6%81%a9%ef%bc%9a%e4%ba%ba%e7%b1%bb%e4%b8%96-%e5%af%b9%e7%a7%91%e5%ad%a6%e5%8f%8a%e7%a4%be/?lang=zh 0
量子百年·南科盛宴 | 《哥本哈根》即将上演 https://ias.sustech.edu.cn/%e9%87%8f%e5%ad%90%e7%99%be%e5%b9%b4%c2%b7%e5%8d%97%e7%a7%91%e7%9b%9b%e5%ae%b4-%e3%80%8a%e5%93%a5%e6%9c%ac%e5%93%88%e6%a0%b9%e3%80%8b%e5%8d%b3%e5%b0%86%e4%b8%8a%e6%bc%94/?lang=zh https://ias.sustech.edu.cn/%e9%87%8f%e5%ad%90%e7%99%be%e5%b9%b4%c2%b7%e5%8d%97%e7%a7%91%e7%9b%9b%e5%ae%b4-%e3%80%8a%e5%93%a5%e6%9c%ac%e5%93%88%e6%a0%b9%e3%80%8b%e5%8d%b3%e5%b0%86%e4%b8%8a%e6%bc%94/?lang=zh#respond Wed, 17 Sep 2025 06:51:45 +0000 https://ias.sustech.edu.cn/?p=6060 继续阅读量子百年·南科盛宴 | 《哥本哈根》即将上演]]> 量子百年·南科盛宴 | 《哥本哈根》即将上演

 

2024年6⽉7⽇,联合国宣布2025年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IYQ),致敬百年量子革命如何重塑人类文明。值此现代量子力学百年华诞之际,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将于2025年9月20日-21日隆重举办“国际量子科技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为主题,开启一场科学与人文的深度对话。

 

作为会议重磅环节,季风剧社联合社会科学中心倾情呈现话剧《哥本哈根》。

 

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量子对话”,重现海森堡与玻尔1941年的神秘夜谈;
这是一场科学与人性的思辨风暴,在不确定性与道德困境中叩问科学本质;
这更是一封写给量子世纪的浪漫情书,在戏剧的张力中见证人类智慧的光芒。

 

我们邀请您:与物理巨匠“隔空对话”,在戏剧中感受量子理论的震撼与诗意;与全球学者共同思考:科学将如何引领下一个百年的可持续发展?
当科学与艺术在舞台交汇,当历史与未来在量子场共振——这是一场不容错过的百年庆典!

迈克尔·弗雷恩《哥本哈根》

这部1998年首演于伦敦国家剧院的作品,被誉为“科学与人文交汇的巅峰之作”,一举斩获托尼奖最佳剧本奖,并迅速传遍全球舞台。在二十世纪的众多剧作中,其因独特的叙事结构与思想深度,被称为“知识分子戏剧的里程碑”。

二战中的一次神秘会面纳粹德国的物理学家海森堡与流亡丹麦的玻尔,在哥本哈根的夜晚重逢,对话。他们究竟谈了什么?量子物理?原子弹的秘密?科学家的责任?还是师生之间无法解开的情感与信任?
在那个一切都与战争、死亡和未来相连的年代,一次短暂的交流,却足以改变人类命运。
《哥本哈根》是一出科学剧?亦或哲学剧?《哥本哈根》没有复杂的场景变换,动作调度,舞台上只有三个人。
但他们的对话,却牵动着20世纪最尖锐的矛盾:战争与和平、科学与伦理、责任与自由。观众将跟随剧中人,在反复回溯的记忆里,看到不同的版本:那晚的会面,是一次警告?一次试探?还是一次无法言说的辩护?“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仅仅关乎实验室,而是关乎世界的未来。” 

今日重演《哥本哈根》

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科学史与人性史交织的时刻,《哥本哈根》的问题依旧悬在空中

这并非一出关于“过去”的戏剧,而是一份直指“当下”的拷问。

季风剧社 · 《哥本哈根》剧组在南科大,季风剧社,这群迎着风的年轻人,把物理学与戏剧放在同一个舞台:他们既是校园里的理工科学生,也是舞台上的追问者。在排练厅,他们一次次推演那段会谈的可能性,试图用舞台,让思考再次发生。
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剧组成员,用各自的声音,复活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重要的不是讲述过去,而是于过去眺望未来。当《哥本哈根》的灯光在舞台亮起,它不仅追溯二战科学的背影,更投射到今天的我们:

科学家该如何面对技术与战争的双重呼唤?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否注定永远存在“不确定性”?

我们能否在争论与分歧中,守住一丝良知?

也许,每一位走进剧场的人,都会带着自己的答案离开。

 

演出信息 & 报名通道
社科中心X季风剧社 ·《哥本哈根》
演出时间:2025年9月20日(周六)20:00
演出地点:南方科技大学会议中心音乐厅
如何报名?
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凭报名页面于演出现场领取门票。
]]>
https://ias.sustech.edu.cn/%e9%87%8f%e5%ad%90%e7%99%be%e5%b9%b4%c2%b7%e5%8d%97%e7%a7%91%e7%9b%9b%e5%ae%b4-%e3%80%8a%e5%93%a5%e6%9c%ac%e5%93%88%e6%a0%b9%e3%80%8b%e5%8d%b3%e5%b0%86%e4%b8%8a%e6%bc%94/?lang=zh 0
会议预告 | 纪念量子力学百年华诞: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国际量子科技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https://ias.sustech.edu.cn/%e4%bc%9a%e8%ae%ae%e9%a2%84%e5%91%8a-%e7%ba%aa%e5%bf%b5%e9%87%8f%e5%ad%90%e5%8a%9b%e5%ad%a6%e7%99%be%e5%b9%b4%e5%8d%8e%e8%af%9e%ef%bc%9a%e5%8e%86%e5%8f%b2%e5%9b%9e%e9%a1%be%e4%b8%8e%e6%9c%aa/?lang=zh https://ias.sustech.edu.cn/%e4%bc%9a%e8%ae%ae%e9%a2%84%e5%91%8a-%e7%ba%aa%e5%bf%b5%e9%87%8f%e5%ad%90%e5%8a%9b%e5%ad%a6%e7%99%be%e5%b9%b4%e5%8d%8e%e8%af%9e%ef%bc%9a%e5%8e%86%e5%8f%b2%e5%9b%9e%e9%a1%be%e4%b8%8e%e6%9c%aa/?lang=zh#respond Tue, 16 Sep 2025 07:30:48 +0000 https://ias.sustech.edu.cn/?p=6074

]]>
https://ias.sustech.edu.cn/%e4%bc%9a%e8%ae%ae%e9%a2%84%e5%91%8a-%e7%ba%aa%e5%bf%b5%e9%87%8f%e5%ad%90%e5%8a%9b%e5%ad%a6%e7%99%be%e5%b9%b4%e5%8d%8e%e8%af%9e%ef%bc%9a%e5%8e%86%e5%8f%b2%e5%9b%9e%e9%a1%be%e4%b8%8e%e6%9c%aa/?lang=zh 0
“鄉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系列展Ⅰ”在一丹图书馆开展 https://ias.sustech.edu.cn/%e9%84%89%e5%9c%9f%ef%bc%9a%e4%b8%ad%e5%8d%8e%e4%bc%98%e7%a7%80%e4%bc%a0%e7%bb%9f%e6%96%87%e5%8c%96%e8%bf%9b%e7%a4%be%e5%8c%ba%e7%b3%bb%e5%88%97%e5%b1%95%e2%85%a0%e5%9c%a8%e4%b8%80/?lang=zh https://ias.sustech.edu.cn/%e9%84%89%e5%9c%9f%ef%bc%9a%e4%b8%ad%e5%8d%8e%e4%bc%98%e7%a7%80%e4%bc%a0%e7%bb%9f%e6%96%87%e5%8c%96%e8%bf%9b%e7%a4%be%e5%8c%ba%e7%b3%bb%e5%88%97%e5%b1%95%e2%85%a0%e5%9c%a8%e4%b8%80/?lang=zh#respond Tue, 09 Sep 2025 01:02:13 +0000 https://ias.sustech.edu.cn/?p=6008 继续阅读“鄉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系列展Ⅰ”在一丹图书馆开展]]> “鄉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系列展Ⅰ”在一丹图书馆开展

 

2025年9月8日,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广东省社科联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遗产活化利用与现代生活方式研究中心”、文博中心主办,人文社会科学荣誉学会、考古学蛙社团承办,《遗产》编辑部、人文社科学院党委、人文社科艺术联合党支部协办的“鄉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系列展Ⅰ”在一丹图书馆一层开展。

展览以我校社会科学中心考古陶瓷标本数据库收藏的文物标本为基础,从福光村的历史讲起,回顾大沙河的往昔时光。村中山岭上的屋背岭遗址是深圳悠长历史的见证,这片土地上的古村落正是南科大校园的前身。今日的福光社区成为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移民的家园,而年轻的南科大也在新学期伊始迎来了全国不同省份的新同学。社科中心考古陶瓷标本数据库收藏了来自全国20个省的陶瓷器标本,这些标本代表着新移民不变的身份标识,也构成了深圳“兼容并包”的文化图景。成长于大沙河畔的南方科技大学,在诸多前沿领域取得了优秀的研究成果。在同一片土地之上,古往今来的人们不断耕耘,持续收获,创造出时代的新气象。

据悉,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社会科学中心与文博中心已经多次开展合作,共同策划举办了“讲经问道:汉代文物中的文化教育”“理解三星堆:祭祀场景中的铜器、玉器与象牙、虎牙”等展览。今后,双方将继续打造精品,持续为全校师生带来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览。

去年,“鄉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系列展Ⅰ”于福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南科大大榕树广场分别展览。本次展览是第三次公开展示,展期将持续约1个月。

 

]]>
https://ias.sustech.edu.cn/%e9%84%89%e5%9c%9f%ef%bc%9a%e4%b8%ad%e5%8d%8e%e4%bc%98%e7%a7%80%e4%bc%a0%e7%bb%9f%e6%96%87%e5%8c%96%e8%bf%9b%e7%a4%be%e5%8c%ba%e7%b3%bb%e5%88%97%e5%b1%95%e2%85%a0%e5%9c%a8%e4%b8%80/?lang=zh 0
喜报 | 南科大社科中心学术集刊《遗产》入选CSSCI收录集刊 https://ias.sustech.edu.cn/%e5%96%9c%e6%8a%a5-%e5%8d%97%e7%a7%91%e5%a4%a7%e7%a4%be%e7%a7%91%e4%b8%ad%e5%bf%83%e5%ad%a6%e6%9c%af%e9%9b%86%e5%88%8a%e3%80%8a%e9%81%97%e4%ba%a7%e3%80%8b%e5%85%a5%e9%80%89cssci%e6%94%b6%e5%bd%95/?lang=zh https://ias.sustech.edu.cn/%e5%96%9c%e6%8a%a5-%e5%8d%97%e7%a7%91%e5%a4%a7%e7%a4%be%e7%a7%91%e4%b8%ad%e5%bf%83%e5%ad%a6%e6%9c%af%e9%9b%86%e5%88%8a%e3%80%8a%e9%81%97%e4%ba%a7%e3%80%8b%e5%85%a5%e9%80%89cssci%e6%94%b6%e5%bd%95/?lang=zh#respond Sat, 09 Aug 2025 01:32:50 +0000 https://ias.sustech.edu.cn/?p=6015 继续阅读喜报 | 南科大社科中心学术集刊《遗产》入选CSSCI收录集刊]]> 喜报 | 南科大社科中心学术集刊《遗产》入选CSSCI收录集刊

 

8月8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传来喜讯,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创办的学术集刊《遗产》正式入选CSSCI(2025-2026)来源期刊(集刊)目录(下称“C刊”)。这标志着《遗产》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得到了国内权威评价体系的认可,跻身国内顶尖人文社科学术期刊(集刊)行列。

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以下简称“C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期刊评价体系之一,国内几乎所有的大学都以是否在C刊发表论文作为教师的业绩评价标准。本次《遗产》成功入选C刊名录,实现了南科大核心期刊“0”的突破,是南科大文科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是深圳市第2本入选社会科学类C刊的学术刊物,对提升大湾区学术研究水平做出了贡献。《遗产》用5年时间获得了从创刊到获评C刊的成就,跑出了学术集刊建设的“深圳速度”,也为学术同仁提供了可贵的“南科大经验”。

《遗产》(Heritage)创刊于2019年6月,是建立在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基础上的跨学科、综合性学术集刊。刊物每年出版2辑,至今已出版11辑,累计发文189篇。办刊宗旨对标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的发展方向之一——文化遗产研究,致力于为跨学科、多角度的创新性文化遗产研究提供高水平的发表平台。2024年,南方科技大学社科中心联袂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合办《遗产》,优化了办刊条件。作为一本年轻的学术集刊,《遗产》创刊仅3年就成功入选“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入库集刊”,连续4年(2021-2025)获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CNI名录集刊”,创刊第5年便从1159种辑刊中脱颖而出,以4.719的影响指数成功跻身中国知网“2024年度高影响力学术辑刊”考古文博领域(该领域共10种入选)第三位。

 

此次入选CSSCI(2025-2026)收录集刊,是对南方科技大学社科中心《遗产》办刊团队和所有作者、读者长期以来共同努力的肯定。这不仅提升了《遗产》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国内外文化遗产研究重要发表阵地的地位。编辑部将继续秉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办刊方针,坚守学术初心,不断完善总结,持续提升《遗产》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充分发挥出辑刊服务学术交流传播、国家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科普的重要功能,为实现南科大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助力,为深圳城市文明典范建设增色,为推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繁荣发展添彩!

 

]]>
https://ias.sustech.edu.cn/%e5%96%9c%e6%8a%a5-%e5%8d%97%e7%a7%91%e5%a4%a7%e7%a4%be%e7%a7%91%e4%b8%ad%e5%bf%83%e5%ad%a6%e6%9c%af%e9%9b%86%e5%88%8a%e3%80%8a%e9%81%97%e4%ba%a7%e3%80%8b%e5%85%a5%e9%80%89cssci%e6%94%b6%e5%bd%95/?lang=zh 0
精品课程讲座| 构建量子力学的宏论 Building the Cathedral of Quantum Mechanics https://ias.sustech.edu.cn/%e7%b2%be%e5%93%81%e8%af%be%e7%a8%8b%e8%ae%b2%e5%ba%a7-%e6%9e%84%e5%bb%ba%e9%87%8f%e5%ad%90%e5%8a%9b%e5%ad%a6%e7%9a%84%e5%ae%8f%e8%ae%ba-building-the-cathedral-of-quantum-mechanics/?lang=zh https://ias.sustech.edu.cn/%e7%b2%be%e5%93%81%e8%af%be%e7%a8%8b%e8%ae%b2%e5%ba%a7-%e6%9e%84%e5%bb%ba%e9%87%8f%e5%ad%90%e5%8a%9b%e5%ad%a6%e7%9a%84%e5%ae%8f%e8%ae%ba-building-the-cathedral-of-quantum-mechanics/?lang=zh#respond Sun, 13 Jul 2025 01:45:33 +0000 https://ias.sustech.edu.cn/?p=6020 继续阅读精品课程讲座| 构建量子力学的宏论 Building the Cathedral of Quantum Mechanics]]>

精品课程讲座| 构建量子力学的宏论 Building the Cathedral of Quantum Mechanics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中期量子理论的变革常常被当作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所描述的“范式转变”。新的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理论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旧量子理论则是被一系列反常现象推翻的。在我的著作《构建量子力学》(与托尼·邓肯合著)中,我们看到新的量子力学的建筑师们利用旧量子理论的部分内容作为脚手架来构建新的量子力学的拱顶。在本次讲座中,我将在概述对库恩关于科学革命的一般性解释的替代性理解之后,尽可能通俗地介绍1900—1927年量子力学的起源。The upheaval in quantum theory in the mid-1920s is often presented as a paradigm shift in the sense of Thomas Kuhn’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The new quantum mechanics was erected on the ruins of the old quantum theory, brought down by an accumulation of anomalies. In my book Constructing Quantum Mechanics, co-authored with Tony Duncan, we see the architects of the new quantum mechanics using parts of the old quantum theory as scaffolds to build the arch of the new one. In this talk, after sketching the underlying alternative to Kuhn’s account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in general, I will give an overview, as non-technical as possible, of the genesis of quantum mechanics in the period 1900–1927.

 主讲人介绍

迈克尔·颜森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德国波恩大学的杰出教授研究员。他曾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攻读哲学和理论物理学,并获学士与硕士学位。他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并荣获德国洪堡研究奖。他长期兼任《爱因斯坦全集》的编辑和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的访问研究员。

除了发表大量研究论文外,颜森教授还出版了大约十部关于物理学史的专著、论文集和期刊专刊,主要聚焦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历史。他最近出版的新著是两卷本的《构建量子力学》(牛津大学出版社)。

Michael Janssen is a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nd 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ial Fellow at the University of Bonn. He studied philosophy and theoretical phys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and earned his master’s degree there. He received his Ph.D. i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He is a Fellow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 Corresponding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a recipient of the Humboldt Research Award.

]]>
https://ias.sustech.edu.cn/%e7%b2%be%e5%93%81%e8%af%be%e7%a8%8b%e8%ae%b2%e5%ba%a7-%e6%9e%84%e5%bb%ba%e9%87%8f%e5%ad%90%e5%8a%9b%e5%ad%a6%e7%9a%84%e5%ae%8f%e8%ae%ba-building-the-cathedral-of-quantum-mechanics/?lang=zh 0
社科讲坛第一二四期 | 对奥本海默其人及相关电影的反思 https://ias.sustech.edu.cn/%e7%a4%be%e7%a7%91%e8%ae%b2%e5%9d%9b%e7%ac%ac%e4%b8%80%e4%ba%8c%e5%9b%9b%e6%9c%9f-%e5%af%b9%e5%a5%a5%e6%9c%ac%e6%b5%b7%e9%bb%98%e5%85%b6%e4%ba%ba%e5%8f%8a%e7%9b%b8%e5%85%b3%e7%94%b5%e5%bd%b1/?lang=zh https://ias.sustech.edu.cn/%e7%a4%be%e7%a7%91%e8%ae%b2%e5%9d%9b%e7%ac%ac%e4%b8%80%e4%ba%8c%e5%9b%9b%e6%9c%9f-%e5%af%b9%e5%a5%a5%e6%9c%ac%e6%b5%b7%e9%bb%98%e5%85%b6%e4%ba%ba%e5%8f%8a%e7%9b%b8%e5%85%b3%e7%94%b5%e5%bd%b1/?lang=zh#respond Sat, 12 Jul 2025 02:02:14 +0000 https://ias.sustech.edu.cn/?p=6023 继续阅读社科讲坛第一二四期 | 对奥本海默其人及相关电影的反思]]> 社科讲坛第一二四期 | 对奥本海默其人及相关电影的反思

讲座信息

时间:2025年7月14日 10:00

地点:理学院P4115

主办:社科中心

协办:物理系

内容摘要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奥本海默》提出了关于其主角之生平与时代的诸多令人关注的问题,并提供了可供观众选择的多种答案。为什么奥本海默支持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为什么他没有成为那些反对将原子弹用于实战的物理学家同事们的代言人?而他又为什么在几年后坚决地反对研制氢弹呢?我们该如何看待他对共产主义的同情?随着对奥本海默的生平和职业生涯的深入讨论,颜森教授将依次解答这些及其它随之而来问题,从位于伯克利的量子力学在美国的推介者,到洛斯阿拉莫斯的曼哈顿计划之科学领袖,再到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时的上司,以及作为杜鲁门政府在核物理和国家安全事务上的重要顾问,直至他在艾森豪威尔总统任内的失宠,以及他最终获得肯尼迪总统和约翰逊总统的部分平反。

Christopher Nolan’s movie Oppenheimer raises a number of interesting questions about the life and times of its main subject and offers a range of answers for viewers to choose from. Why was Oppenheimer in favor of dropping atomic bombs on Hiroshima and Nagasaki? Why did he not become a spokesperson for those among his fellow physicists opposed to their military use? And why then was he adamantly opposed a few years lat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ydrogen bomb? What about his communist sympathies? I will deal with these and further questions as they come up as Oppenheimer’s life and career unfolds, from US ambassador of quantum mechanics in Berkeley to scientific leader of the Manhattan project in Los Alamos to Einstein’s boss at the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 in Princeton and prominent adviser to the Truman administration on matters concerning nuclear physics and national security to his fall from grace under Eisenhower and his eventual partial rehabilitation by Kennedy and Johnson.

主讲人介绍

迈克尔·颜森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德国波恩大学的杰出教授研究员。他曾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攻读哲学和理论物理学,并获学士与硕士学位。他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并荣获德国洪堡研究奖。他长期兼任《爱因斯坦全集》的编辑和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的访问研究员。

除了发表大量研究论文外,颜森教授还出版了大约十部关于物理学史的专著、论文集和期刊专刊,主要聚焦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历史。他最近出版的新著是两卷本的《构建量子力学》(牛津大学出版社)。

Michael Janssen is a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and 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ial Fellow at the University of Bonn. He studied philosophy and theoretical phys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and earned his master’s degree there. He received his Ph.D. i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He is a Fellow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 Corresponding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a recipient of the Humboldt Research Award.

]]>
https://ias.sustech.edu.cn/%e7%a4%be%e7%a7%91%e8%ae%b2%e5%9d%9b%e7%ac%ac%e4%b8%80%e4%ba%8c%e5%9b%9b%e6%9c%9f-%e5%af%b9%e5%a5%a5%e6%9c%ac%e6%b5%b7%e9%bb%98%e5%85%b6%e4%ba%ba%e5%8f%8a%e7%9b%b8%e5%85%b3%e7%94%b5%e5%bd%b1/?lang=zh 0
社会科学中心成功举办第三届“未来学者论坛”,共话学术成长与跨学科交流 https://ias.sustech.edu.cn/%e7%a4%be%e4%bc%9a%e7%a7%91%e5%ad%a6%e4%b8%ad%e5%bf%83%e6%88%90%e5%8a%9f%e4%b8%be%e5%8a%9e%e7%ac%ac%e4%b8%89%e5%b1%8a%e6%9c%aa%e6%9d%a5%e5%ad%a6%e8%80%85%e8%ae%ba%e5%9d%9b%ef%bc%8c/?lang=zh https://ias.sustech.edu.cn/%e7%a4%be%e4%bc%9a%e7%a7%91%e5%ad%a6%e4%b8%ad%e5%bf%83%e6%88%90%e5%8a%9f%e4%b8%be%e5%8a%9e%e7%ac%ac%e4%b8%89%e5%b1%8a%e6%9c%aa%e6%9d%a5%e5%ad%a6%e8%80%85%e8%ae%ba%e5%9d%9b%ef%bc%8c/?lang=zh#respond Tue, 24 Jun 2025 09:16:55 +0000 https://ias.sustech.edu.cn/?p=5997 继续阅读社会科学中心成功举办第三届“未来学者论坛”,共话学术成长与跨学科交流]]> 社会科学中心成功举办第三届“未来学者论坛”,共话学术成长与跨学科交流

 

2025年6月23日下午,由社会科学中心主办的第三届“未来学者论坛”在人文社科学院C座大厅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期末考查为契机,面向所有于2025年春季学期选修社科类课程的南科大学生,不设专业门槛,鼓励交流互鉴,旨在为各年级、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一个突破自我,施展其社会科学研究潜力的舞台,让参与者在师生互动与跨学科交流中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与研究热情。

本次论坛得到社科中心全体教师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吸纳了来自统计与数据科学系、机械与能源工程系、物理系、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医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社会科学中心等院系的学术声音,共有9个学术报告和4个学术海报脱颖而出并参与展示,30余名与会者亲临现场,为活动注入了蓬勃活力。社科中心助理教授王莉莉主持本次论坛活动。

论坛伊始,社会科学中心副主任王晓葵教授首先对与会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肯定了本次论坛在推动跨学科交流方面的重要意义。王晓葵教授强调,在当今知识融合的时代,跨学科研究已成为青年学者成长的关键路径。他鼓励同学们既要深耕专业领域,又要勇于突破学科壁垒,在交叉融合中寻找创新突破口。”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在学科的边界地带,”王教授指出,”希望同学们保持包容开放的心态,在多元学术碰撞中激发思维火花。”

论坛学术报告选题丰富,视野开阔,涵盖数字人文、历史文化、影像叙事、生态治理、未来想象等多个领域。在前期扎实研究的基础上,各位报告人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各自的学术选题转化为生动易懂的展示,既体现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又展现了出色的表达能力。

在每位报告人的汇报结束后,现场嘉宾与听众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他们从不同角度切入,既有对数据采集方法的细致询问,也有对研究结论的深度探讨,汇报者一一回应,并进一步阐释研究设计与理论依据。讨论中,观众席不时提出补充观点,其他同学也积极分享相关研究经验,现场互动频繁。师生之间、汇报者与听众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深化了对研究课题的理解,更拓展了学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整场活动氛围活跃,讨论内容兼具学术性与启发性,与会者纷纷表示深受启发,获益良多。

学术报告结束后,社科中心为参与本次论坛的学生分别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社科中心一直致力于为全校学生提供一流的人文社科通识教育,“以研促教,寓教于研”已从一种广泛共识落实到每一门课和每一次师生交流中。“未来学者论坛”已举办三届,这一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了社科中心在社会科学教育领域的前瞻性探索。未来,社科中心将继续把“发挥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以精良学术反哺课堂教学”这一理念做实做深,持续推进此类常态化高质量的学术活动,共同推进通识教育迈向新境界。

 

]]>
https://ias.sustech.edu.cn/%e7%a4%be%e4%bc%9a%e7%a7%91%e5%ad%a6%e4%b8%ad%e5%bf%83%e6%88%90%e5%8a%9f%e4%b8%be%e5%8a%9e%e7%ac%ac%e4%b8%89%e5%b1%8a%e6%9c%aa%e6%9d%a5%e5%ad%a6%e8%80%85%e8%ae%ba%e5%9d%9b%ef%bc%8c/?lang=zh 0
社会科学中心与墨尔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开展学术交流,共探国际合作新机遇 https://ias.sustech.edu.cn/%e7%a4%be%e4%bc%9a%e7%a7%91%e5%ad%a6%e4%b8%ad%e5%bf%83%e4%b8%8e%e5%a2%a8%e5%b0%94%e6%9c%ac%e5%a4%a7%e5%ad%a6%e5%bd%93%e4%bb%a3%e4%b8%ad%e5%9b%bd%e7%a0%94%e7%a9%b6%e4%b8%ad%e5%bf%83%e5%bc%80%e5%b1%95/?lang=zh https://ias.sustech.edu.cn/%e7%a4%be%e4%bc%9a%e7%a7%91%e5%ad%a6%e4%b8%ad%e5%bf%83%e4%b8%8e%e5%a2%a8%e5%b0%94%e6%9c%ac%e5%a4%a7%e5%ad%a6%e5%bd%93%e4%bb%a3%e4%b8%ad%e5%9b%bd%e7%a0%94%e7%a9%b6%e4%b8%ad%e5%bf%83%e5%bc%80%e5%b1%95/?lang=zh#respond Fri, 06 Jun 2025 08:27:59 +0000 https://ias.sustech.edu.cn/?p=5993 继续阅读社会科学中心与墨尔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开展学术交流,共探国际合作新机遇]]> 社会科学中心与墨尔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开展学术交流,共探国际合作新机遇

 

2025年6月5日下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代表团莅临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访问交流,双方围绕深化国际学术合作进行深入探讨。会议在融洽的氛围中展开,为未来学术合作奠定了基础。

会议伊始,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主任王立新讲席教授代表社科中心对墨尔本大学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王立新主任详细介绍了社科中心的发展定位、重点研究方向及近年来在区域、社会发展等领域研究取得的学术成果。他表示,中心始终秉持开放包容、国际协作的理念,致力于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期盼未来双方能在学术研究、教师互访、联合项目申报等方面展开实质性合作。

 

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Michael Webber教授和Ruth Fincher教授表示,很高兴能来访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南科大在理工科领域的卓越建树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发展土壤与跨学科视角,非常期待能与社科中心进行深度合作。墨尔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Mark Wang教授详细介绍了该中心的研究方向、团队构成及特色成果,展示了其在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深入探索。他特别强调,墨尔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今年年底将举办“澳大利亚中国研究协会第19届双年会”,并正式向社科中心的专家学者发出诚挚邀请,希望中心能派出精干研究力量参与会议,分享前沿研究,促进多元思想碰撞。

 

此次调研交流不仅增进了南方科技大学与墨尔本大学当代中国研究领域的相互了解,更在学术合作路径上开辟了新视野。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积极探索常态化的沟通协作机制,共同为促进东西方学术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力量。社科中心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推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科学研究深入发展。

]]>
https://ias.sustech.edu.cn/%e7%a4%be%e4%bc%9a%e7%a7%91%e5%ad%a6%e4%b8%ad%e5%bf%83%e4%b8%8e%e5%a2%a8%e5%b0%94%e6%9c%ac%e5%a4%a7%e5%ad%a6%e5%bd%93%e4%bb%a3%e4%b8%ad%e5%9b%bd%e7%a0%94%e7%a9%b6%e4%b8%ad%e5%bf%83%e5%bc%80%e5%b1%95/?lang=zh 0